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好,送给老师的礼物,适合送给老师的礼物 本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教师节礼物网

小学毕业送老师什么礼物手工_小学毕业送老师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学毕业送老师什么礼物手工,以及小学毕业送老师什么礼物合适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爱上不考试的科学课

半月谈记者 赵琬微

在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雄安新区,一所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有3000余名学生的小学校在短短5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年前,这里信息课的主要内容还是Office软件使用;而如今的课堂上,孩子们对编程、机器人等内容毫不陌生。

自2018年起,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对接原河北省雄县第二小学开展跨省域的“一体化”援助办学探索。在两地教师的携手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雄安孩子爱上了科学,拥有了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梦想。

探访:独具魅力的科技课堂

11岁的徐晨光在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读四年级。每周的一个下午,他都在学校上最喜欢的3D打印课。5月31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第二天,他惊喜地发现当日的课程主题是设计火箭。

“我接触3D打印已经快一年了,已经用软件设计过不少东西。”徐晨光和小伙伴3人一组,熟练地操作鼠标,在刚刚搭建好的一个火箭上描摹立体的红色五角星。

在这间名为“梦想空间”的教室内,摆放着同学们打印的各种物品——花瓶、钥匙扣、小房子。徐晨光的心愿是用3D打印更大的东西——因为老师说房子都可以打印出来。

课堂上正在忙碌的是青年教师张子叶,她出生于1995年,河北石家庄人。“2018年,我毕业刚到这里时,信息课的主要内容是Word等常用软件使用。孩子们兴趣不高,教师也觉得内容有些落伍。当时没有条件开设丰富的科技课程,不仅缺少设备,更缺少思路。”她说。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对口援助的带动下,学校在2018年接收了企业捐赠的第一批设备,承办了第一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论坛。“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机器人表演,我们也决定把科技课程开起来。”时任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课程部主任的郭学锐说。在时任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执行校长张文峰的大力支持下,他面向校内招募教师,组建科技教育团队。

学校陆续开起了航模、机器人、编程、3D打印、科学探究等多个社团。“我校实现了编程、3D打印进课表。”雄县教育局机关党委委员、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执行副校长陈文华说,如今孩子们见到机器人,已经不是惊讶、好奇,而是熟悉和亲切。

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编程社团的学生检验机器人编程效果 李鑫 摄

突围:科技教育并非高不可攀

毕业于1995年的王东,在原雄县二小工作近30年了。他曾是学校的数学教师兼会计,还喜欢做航模。2018年,学校面向校内招募教师组建科技教育团队时,他主动来到了科技教研组。

在他的印象中,过去学校科技教育搞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费钱,又不能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家长比较现实,觉得考试不考,没用。”他说,现在家长以90后为主,越来越支持孩子开阔眼界,学一些考试之外的知识。

2018年之前,该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个班级,学生达到3000多名。这么大规模的学校,科技教师只有1人。该教师因为“计算机使用熟练”便被安排到教学岗位上,主要教授学生“练习打字”。

在北京援助团队的支持下,老教师王东发现,科技课程虽然需要一定投入,但也不是一定要花大钱才行。“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我们开设了一些科技微课程,比如要求学生把‘问题卡’贴墙上,培养勇于提问的精神。”王东说,之前还开过“拆设备”课程,拆开废旧电子产品就会让孩子们兴奋。

应邀到学校讲座的科普作家、《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总编辑姚昆仑对孩子的提问印象深刻。“有的孩子问AI是否会取代人类,有的孩子问不同品种杂交水稻的区别,他们知识面广、有想法。”姚昆仑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了学校对“不考试的课”的重视。“行动胜于语言,科学课的益处,需要通过持久的行动、环境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陈文华说。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12期)

来源: 半月谈

匠心巧手,剪出一条“红旗渠”

  一渠动天下,一技传古今。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靳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靳林峰凭着一张红纸、一支笔、两把“刀”(刻刀、剪刀),于一剪一刻中,再现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生动场景。

  靳林峰出生于剪纸世家,从小便跟着家人学剪纸。大学时期,他报考了美术专业,得到中国剪纸学会副会长、河南剪纸学会会长李笑白先生的指点,剪纸技艺大幅提升,秉承了老师“内圆外方,气韵贯通”的剪纸艺术风格,技艺也由原来传统的单独刀剪,发展为剪刻结合。

 

靳林峰剪纸中 李瑞 摄

 

  大学毕业后,靳林峰回到林州市旅游局工作,经常陪外地客人参观红旗渠。一次次精神的洗礼,让靳林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也越来越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当时景区大都是一些本地土特产,关于红旗渠的文创产品很少,我就想能不能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红旗渠,推介红旗渠呢?”这样的想法日渐在靳林峰心中生根发芽,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利用一技之长把家乡这条人工天河“剪”出来。

  之后,每次陪游客参观红旗渠时,靳林峰都自带相机,抓住机会从不同角度拍摄红旗渠。回到家后,再收集各方资料作参考,反复构思样图。

  “剪纸要出精品,也要像当年修渠一样,干就干出个样子,要能剪出红旗渠特有的神韵。”靳林峰暗下决心。为了剪出满意的作品,靳林峰已记不清画了多少张草图,剪了多少幅样稿,经历了多少次不眠之夜。经过一番摸索,他逐渐掌握了用阴阳结合的技法来表现红旗渠。

  2004年,靳林峰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红旗渠主题作品《青年洞》,备受好评。他深受鼓舞,之后便“扎根”红旗渠,创作出一系列红旗渠主题剪纸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神韵十足。

  至今,他的红旗渠主题作品已有上百幅,包括《红旗渠颂》《十大工程》《劳模代表》《最美奋斗者》等经典系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加赞赏,获奖无数。其中,《红旗渠颂》剪纸作品获得第一届安阳民间文艺鼎甲奖,并被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收藏。《红旗渠剪纸集》入选“安阳礼物”“黄河之礼”,并选送国家博物馆“全国红色文创精品展”。《最美奋斗者》在“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故事”展览中荣获一等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数字博物馆永久收藏……

 

《最美奋斗者》李瑞 摄

 

  获奖作品中,《最美奋斗者》是靳林峰花费心血较多,也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幅作品。该作品创作历时近5个月,塑造了百位红旗渠建设者,剪出各种修渠场景,重现了当年修渠时的艰苦岁月,最终呈现出一幅2米长的巨幅作品。

  2022年3月,靳氏剪纸被公布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旗渠主题也成为靳氏剪纸的特色内容。

  目前,他正在创作《红旗渠连环画》,将红旗渠修建的完整过程,用剪纸技艺、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精神的洗涤。

  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在深耕红旗渠主题剪纸作品之余,靳林峰致力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红旗渠精神。他经常受邀到林州市各学校、单位进行授课,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进单位、进社区,让大家感受非遗魅力;对热爱剪纸,前来学艺的学员,他悉心栽培,倾囊相授,让非遗代代传承;与携程签约,让非遗走进民宿,各类剪纸文创作品深受游客喜爱……

  辛金珊是林州市市直第四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喜爱剪纸,师从靳林峰。她将剪纸技艺带到学校,向大家展示剪纸上的红旗渠,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校领导大力支持,将这一独特技艺发展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剪纸艺术用其独特的魅力,呈现了红旗渠别样的美景,赓续着不朽的红旗渠精神,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学生们也都很喜欢这种形式。”辛金珊说,她会尽己所能,传承好非遗,发扬好红旗渠精神。

  2023年6月,靳林峰开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将其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红旗渠主题剪纸作品进行了展览,吸引了社会各界前来观展。展馆内,一张张红彤彤的剪纸栩栩如生地展现着那段难忘的修渠岁月,红旗渠成了真正的“红”旗渠,诉说着红旗渠精神永在。(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光明日报记者:丁艳 通讯员:李瑞)

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天津师大的三个读书故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天津师范大学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也如约而至。读书节上,师生们分享的三个与阅读有关的故事,令众多师生动容。

亚琦和永晴的故事:愿做努力的小豆豆

2021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范生刘亚琦成为天津市民政公益创投儿童关爱项目的一名志愿者,她的帮扶对象是一名即将中考、学习压力很大的女孩——永晴。

永晴是一名孤儿,家中的经济收入仅靠养母打零工维持。即将面对中考的她,异常焦虑不安。在逐步深入的接触中,亚琦深刻感受到,比起知识的给予,永晴更需要心灵的沟通,这让亚琦想起了老师和学姐学长都推荐过的那本书《窗边的小豆豆》。

“也许我不及书中‘校长’对小豆豆的影响,但是我愿意一路陪伴,守护她的梦想,践行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一年时间、每周三次的线上补习、几十封书信的开导鼓励,已经成为亚琦和永晴见字如面的相互陪伴。

永晴说:“亚琦姐姐用知识和书籍让我对梦想有了新的定义,我就像书中的小豆豆一样,因为感受到了爱,所以愿意为了爱而努力。”最终,她顺利考上高中。

树漫老师和姜楠的故事:毕业七年后的礼物

天津师大教育学部小学教育系的于树漫副教授,多年来从事儿童绘本的研究与创作。她每年为学生开设课程“儿童文学”,带领学生编创儿童绘本,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原创绘本也出现在读书节上。

今年读书节前夕,树漫老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作业”。

“老师,时隔七年,我再给您交一份‘作业’,这是我创作的绘本,最近终于出版了。”看到已经毕业七年的学生姜楠发来的这条信息,树漫老师既感动又欣慰。

2016年姜楠大学毕业后,来到云南昆明的一所小学任教。工作之余,她继续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学生们的生活和自己的所思所感。如今,绘本出版了,这是她送给学生们的礼物,也是给恩师的回馈。

“树漫老师不仅激发了我对儿童绘本的创作热情,更为我的教师生涯提供了一把桨,让我能够在育人的河流中奋楫前行。”姜楠说。

刘锋老师和若彤的故事:让阅读成为习惯

刘锋是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2016年在教育学部履职之初,刘锋便策划推出了“经典阅读工程”。这是一项面向学部全体本科生的工程。她组织学部顶尖的教授“天团”为学生列出详细的书单,从所有学生的共读书目,到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选读书目,从一、二年级的基础书目,到三、四年级的进阶书目,教授们为教育学部的学生定制了一份详细的书单。

“这些书都是和教育相关的书,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刘锋在学部的本科生中大力推行这项工作。教授导读、沙龙交流、读书达人评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于这项扎扎实实开展的读书活动。王若彤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已经大四的若彤从大一开始参加这项阅读计划,至今已完整读完了书单中的几十本教育类书籍,并深深爱上了阅读。她在阅读的影响下,成为天津市“青马工程”学员、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并即将攻读硕士研究生。“临别之际,特别想对刘锋老师说一句感谢,感谢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我们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是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事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陈欣然)

作者:陈欣然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小学毕业送老师什么礼物手工_小学毕业送老师什]
本文地址:https://35rx.com/202404/11216.html

tags: